欢迎访问江都历史网!
最新文章
  • 江都大桥浦头三代七个武进士张氏侍卫府

    大桥浦头镇老街至今保留着雍容华贵的侍卫府和古韵古香的进士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浦头张氏,清朝正二品武官。自康熙甲子乙丑年到雍正、乾隆三朝,从张氏家族十八世张誉起,到乾隆辛卯科武举人张攀桂八十年中,张家···

  • 江都大桥镇繁华不在的菜市街(水巷子)

    大桥菜市街过去叫南后街(新中街、水巷),解放前是大桥古镇非常繁华的街道,至八十年代还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店铺和住家。张家车行:张家小车点不仅是大桥镇出名,十里八乡的都赶来订货。张家几代木匠,尤以做小车出名···

  • 老大中之梁祝(江都大桥中学)

    初中时候,我们的教室在老大中西边操场的中间一排,南北都是空旷的大操场。有一天,教室里传来了悠扬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没错,你没有听错,第三节活动课,刚二十出头的班主任方老师,提着一个四喇叭录音机,铿···

  • 江都大桥镇名字的演变历程

    千年大桥古镇起源于何时,“大桥”镇名从何而来?至今都是历史学家们讨论研究的话题,今不妨看看历史史志上的记载。大桥山寨。《嘉靖惟扬志》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扬州地方志书,该志“宋江都县图”上已经有“大桥山寨”···

  • 从江都卞氏族谱看镇扬沙洲的变化

    卞氏,系忠贞公卞壼之裔,宋之南渡后,曾做过翰林承旨、太子宾客的卞嗣宗(古菴公)始占藉江都,其孙卞伦(大士公)为江都一世祖。《江都卞氏族谱》古基沙里记:扬之江都县,东南临扬子江,上自金山,下至三江口。其···

  • 老大中之快乐的田野(江都大桥中学)

    八十年代的大桥中学东面是一片田野,春绿,夏黄,秋土,冬白。春节后就是初三下学期,初中最后一个学期,突然间,每个同学都知道认真了,不仅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到处都是手捧书的同学。吃饭在看,走路在看,甚至上厕···

  • 老大中之八四年大雪(江都大桥中学)

    1984年1月17日至19日,江都普遭大风雪袭击,降雪量48毫米,积雪盈尺,风力8—9级,为建国后罕见。公路中断两昼夜,大量旅客和春节物资滞留途中,通讯供电受阻,许多工厂停产,损失严重。民房倒塌1440间,损坏2559间,···

  • 老大中之趣事(江都大桥中学)

    大桥中学创立于1956年,当年秋季招收初一新生4个班,由江都县中学、江都县师范学校转来初二、初三各4个班,在校学生 600多人,从1983年起,初、高中均为4 轨,共24个班。我们入学的时候一个年级已经是四个班,初中虽···

  • 1931年老地图上的大桥记忆(江都大桥)

    民国时期,扬州市被称为江都县,出版于1931年《新体江都县明细图》由一张大图和左侧上下的两张小图组成。从大图上看,民国时期的扬州江都县划列为15个市36个乡,这里的“市”是与乡平级的镇,主管一方者也不称市长,···

  • 江都大桥杨墅《孙氏族谱》

    据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江都孙氏族谱》载:大桥孙氏第一世,始祖富一公,原籍苏州,元末隐居之人,为躲避明张士诚之兵乱,富一公走到江都带水东杨墅巷的时候,发现这里山明水秀、民风纯补,于是在此建宅定居。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