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都新发现网络工作室旗下的江都族谱网! 有关族谱事宜微信联系:627091048
最新文章
  • 江都凌氏始祖为周文王姬昌后裔 明代从苏州迁来

    凌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9位。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凌姓人口总数约为87万,占总人口数的0.054%,排名第174位。江都区仙女镇阿波罗花木市场西侧(原砖桥老镇)有一个凌家庄,庄上居住着数百户凌···

  • 维扬江都薛氏族谱(江都大桥)

    据清光绪24年[1898]修《维扬江都薛氏族谱》载:维扬江都薛氏系出隋尚书薛道衡,薛收为唐朝太常卿、上柱国、汾阴献公,薛元超拜中书令,薛元绍为弘文馆学士,薛稷封晋国公,薛映为监察御史、宋太宗召对江南转运使,传···

  • 维扬甘泉刘氏族谱(江都邵伯)

    据清宣统三年[1910]刘豫成编修《甘泉刘氏宗谱》载:刘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最早的一支来源于祁姓,是帝尧的后裔,形成于夏朝后期,出自今河南鲁山。源于姬姓的刘氏形成于春秋时期,系以邑为···

  • 维扬江都曹氏族谱(江都大桥)

    据光绪丙申年邗江佘步云编辑《曹氏宗谱》载:扬州曹姓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三子曹叔振铎,受封于曹,建立曹国,后为宋国所灭,子孙便以国为氏。曹氏经历汉唐,至北宋有开国名将曹彬,曹友闻为宋理宗利州都尉,曹昊精···

  • 塘头于氏家训家风

    于氏地主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图:农村土地改革,木刻画) 塘头于氏始祖福胜公磨豆腐之木刻画于氏家训“于氏姊妹楼”的红色记忆在江都区郭村镇塘头村,有一处明清风格的老式建筑,是明代兵部尚书于谦后代、清末翰林···

  • 维扬江都张氏明初迁至扬州 始终秉承“耕读传家 勤俭内敛”

    维扬江都《张氏宗谱》张“张”,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24位。据2007年国家相关部门人口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张姓人口总数约为8750.2万人,约占中国大陆地区人口总数的6.83%,排名第3位。江都大桥镇鲍庄居住着···

  • 江都真武《徐氏家训》(扬州江都)

    真武镇徐氏是一门望族,在今存世的《徐氏宗谱》中,记有《徐氏家训》,通篇文言文,洋洋千言,无标点符号,冷僻古字及典故随处可见。但细细推敲,亦可窥其脉络,知其要义,悟其精髓,不失为一篇家族传略。在历次修纂···

  • 江都李氏族谱(扬州江都)

    民国9年(1920), 木活字本,李德靈等纂修江都《李氏族谱》, 八卷,卷一序文、凡例、家训、赞、世系图等,卷二至八年表。康熙丁亥年李氏族谱序载:按李氏出自赢姓高阳氏之后,至阜陶廷坚为尧大理,历虞夏商世,仍其职···

  • 维扬江都马氏重修族谱(扬州江都)

    民国九年[1920]木活字本, [民国]马仁远主修《维扬江都马氏重修族谱》二卷,卷一序、赞文、传记、家训、凡例、系图,卷二年表、跋。有文天祥序。“领谱录小引”载:“吾马氏自周封国裕马湖,后世即以国为姓,传至汉援···

  • 江都大桥古镇清时名园

    江都大桥古镇清朝时,有几处园林在当时也算是扬州名园,分别是春江草堂、念莪草堂、愉园、怡山草堂。怡山草堂怡山堂位于镇南里许,康熙年间中书汤彭年进士,是当时大桥名门望族,年迈回老家后,在大桥镇南建起了怡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