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都历史网!

大桥寺庙揽胜-五圣庙(江都大桥)

时间:2023-03-16 13:03:33编辑:江都历史网

五圣庙位于大桥镇鲍庄村(原嘶马镇)东,距嘶马4华里,红旗河西岸,坐北朝南。建于明末清初。该庙西院墙上嵌有一块砖雕碑刻,保存基本完好,碑文字迹清晰可辨,由于年代久远,边框砖雕图案已部分风化朽坏脱落。此碑立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碑文中有本庄之五圣庙乃一方之古刹,自称为古刹,非百年以上而不能称其为古。庙内一株银杏树,是受园林部门保护的古树,鉴定为400年以上可印证。据当地老人讲,旧庙规模很大,占地约30余亩,前后有五进。有山门、前殿、中殿、后殿、厢房和配殿,还有文昌阁、痧疹菩萨殿等。主殿内供五尊大菩萨。当地老人到庙里见过菩萨,只见菩萨身着树叶、兽皮等。笔者推论,庙内所供菩萨可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三皇五帝之类的先贤圣人,或人类始祖,如盘古、炎帝、黄帝、尧、舜等。

该庙原属鲍庄村,后来该村一分为二,分为鲍庄村和长兴村,在分庙产时,两村各分一半。1972年长兴村拆除了主殿和文昌阁,剩余的留在鲍庄。成了鲍庄小学,近几年小学撤并,文教局又将学校的房产还给村里。原庙现存一进,瓦头滴水瓦当都是原庙古物。村里的和尚又恢复旧庙,建起山门,在后进供奉观音菩萨一尊。每逢庙期香火旺盛。目前正积极筹资,募集善款,等待重现昔日辉煌。

关于五圣庙由来有多种版本。

传说一,有一年,不幸遇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火辣辣的日头把田里禾苗烤得叶卷枯黄,村民们十分着急。为了求雨,村上的人一个个身穿蓑衣,头戴斗笠,手举火把,十步一拜,百步一唱,走到江边,祈求龙王降雨。可是,人们拜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一滴雨下来。

村里有一户人家,主人名叫蒋涌泉。他把五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们不能靠天,要靠自己的双手把江水引过来,你们有志气吗?五个儿子都是好后生,听了父亲的话,齐声说:但凭父亲吩咐。于是,蒋涌泉命五个儿子,扛着铁凿、铁锹,挖河引水。他们头顶火一样的烈日,手上震起了层层血泡,日夜忙碌在工地上。由于劳动过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先后累死了,只剩下老五一个人。老五继承四位兄长的遗志,继续每天挖河不止,挖呀,挖呀,挖了一天又一天,一夜又一夜。他每挖一下铁锹,就淌下几滴汗珠。渐渐的,汗水竟成了一条小小的河流,汗水流呀流呀,快流到庄了上。忽然天昏地暗,轰隆一声巨响,云雾中只见一条金龙飞舞,红光闪闪。一会,金龙化作一位美貌的仙女,飘落到老五的身边。这时老五已惊呆了,当他听到仙女呼唤他时,才清醒过来,便问道:你是什么人?仙女对他深深鞠躬施礼道:小女本是龙王之女,因羡慕人间,出来游玩,见你们兄弟五人每天挖河不止,深深地感动了我,所以特来相助。老五非常感激,也感奇怪。龙女顺手一指,笑道:大哥,请看。老五抬头一看,果然一条比自挖的小河大得多的河流由长江边流向村庄。

乡亲们见有水了,欢喜若狂地奔向河边。人们拾起被蒋家兄弟挖断的铁锹柄,望着从江边流出来的清水,齐声呼唤道:蒋家好兄弟,蒋家好兄弟。喊声刚落,一股云雾从河中腾起,升向天空。云雾中,只见蒋家五兄弟骑着一条金龙,向远方飞去。从此人们都称兄弟五人是圣人。为了纪念蒋家五兄弟,在河的东岸边上修造了五圣庙,庙中塑了五兄弟的坐像。

传说二,五圣庙是明太祖朱元璋发起建造的。当初,朱元璋忙着筹备举行登基立朝大典时,做了个梦。梦里头看见当年跟随他起事,在沙场上阵亡的官兵们,排着队,穿着鸡零狗碎的衣裳,个个面黄肌瘦。朱元璋十分感动,当场点名,把他们分为五人一伍,发动各地造五人庙,让老百姓在四时八节里上供食品、烧纸锭。梦醒后,朱元璋委派专职官员督造五人庙,人们把五人庙传说成五圣庙了。

传说三,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得了天下之后,大封功臣,可是他每天晚上都睡不安稳,一闭眼睛就有五个一批、五个一批士兵装饰的鬼魂来向他讨封。原来这些都是为他打天下战死的士兵。朱元璋被缠得没有办法,就答允封他们为五圣,并为他们造庙宇,受世人祭祀。鬼魂们问他造多大的庙?朱元璋盘算这么多鬼魂,即使是五个人合一所庙,也要造好多庙,这笔开支不得了,于是就回答说:造一箭之高。鬼魂们以为一箭射向天空,至少有数丈高,这个庙规模够气派了,就欣然谢恩离去。于是朱元璋就下旨各地以一支箭的高度建造五圣庙。后来鬼魂们看到为自己建造的庙宇像鸡棚一般大小,心里非常气愤。但是用箭杆来量量,都不低于一箭之高,不能再去向朱元璋开口,便在各自庙区肆衅作怪,索取供奉,成为一方的邪神。

传说四,传说五圣分别姓张、刘、赵、史、钟,生前为同科进士,结果却被皇帝冤杀,死后冤魂不散,常要作祟。皇帝便封他们为五方行灾使者,立庙祭祀,民间称作五圣。由于五圣被视作凶神,庙内法物有塑像五尊。庙田碑碑文如下:

□□德由人种福自心修若不作因缘何得果,今世拾施来生极富情。因本庄之五圣庙乃一方之古刹,集四境之香火者也。通年以来香火渐衰,山田极少,故本庄张永龄老岑全妻,唐老夫人,同发慈心,施田玖亩捌分为本庙香火,其田坐落于韩家庄长田花家巷庄前,共计四坛。极越独勤胜贫永证弘名,从此,佛光照,咸乐无疆之福络缮往来钦,普济之仁矣,因此敕石以无诸不朽云。

嘉庆十二岁次丁卯夏月吉日敬立

住持理征、理叩募(注:文中“□”为不能辨认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