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3:03:08编辑:江都历史网
天后宫,群众习称大庙。位于大桥镇塌扒街北首,建于清代中叶,坐北朝南。该宫前后殿宇五进,第一进为戏台,院内银杏两株。中进大殿供天后像,左侧为天花娘娘神像。后进楼上供铜佛像数尊,楼下议事厅。西偏有武帝殿,平时无香火。旧时农历二月,往天花娘娘处敬香者不乏其人。抗日战争时期,此庙曾办过纱厂,由无锡迁来。 天后宫为江西木帮和福建商人所建。天后娘娘便随福建和江西商人落籍大桥,因木帮们和商人为在江河湖海上往返奔波安全,故设此宫乞祈天后娘娘保佑。 天后宫在东南沿海较为常见,在江都比较少见。后天宫所祭主神是天后娘娘,天后娘娘就是妈祖。 相传,妈祖是福建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祖上世代为官。在她出生之前,父母已生过五个女儿,十分盼望再生一个儿子,因而朝夕焚香祝天,祈求早赐麟儿。可是这一胎又是一个女婴,父母大失所望。就在这个女婴将要出生前的那个傍晚,邻里乡亲看见流星化为一道红光,从西北天空射来,晶莹夺目,照耀得岛屿上的岩石都发红了。父母感到这个女婴天生有异相,非等闲之女,特别疼爱。因出生至满月间从不啼哭,故取名林默,又称为默娘。 林默聪明颖悟,八岁启蒙读书,过目成诵,悟性极好。她决心终生以行善济人为事,矢志不嫁,父母顺从她的意愿。有一年阴雨连绵,大雨如注,福建与浙江两省倍受洪涝水灾。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求雨止,祈求毫无改观。官员请求林默解害,于是焚香祷告,不一会工夫,云端有虬龙飞逝而去,刹时天空放晴,阴雨立刻化解。她洞晓天文气象,预测天气变化,事前告知船户可否出航。林默一生在大海中奔驰,救急扶危,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二十八岁与世长辞。这一天,湄洲岛上群众看见湄峰山上有朵彩云冉冉升起,又恍惚听见空中有一阵阵悦耳的音乐。从此以后,航海的人又常见林默身着红装飞翔于海上,救助遇难呼救的人。因此,海船上就逐渐地普遍供奉妈祖神像,以祈求航行平安顺利。 相传妈祖在世时,海上有一怪物叫晏公,时常在海上兴风作浪,弄翻船只。一日,妈祖驾船驶到东部大海,怪物又开始兴风作浪,妈祖乘坐的船只摇晃得厉害。妈祖即令抛锚,见前方波涛中一舟上有一金冠绣袖、掀髯突睛之神在作怪。妈祖不动声色,掀起狂风巨浪与之抗击。晏公害怕妈祖的神威,叩拜荡舟离去。怪物一时为法力所制有所不服,于是变成一条神龙,继续兴风作浪。妈祖说道“此妖不除,风波不息”,便在中游抛锚,终于制服神龙。妈祖命晏公改邪归正,统领水阙仙班,护卫海上船民,后来晏公成为妈祖部下总管。 据史料记载,宋、元、明、清几个朝代都对妈祖多次褒封,封号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人们称她为“神女”、“龙女”、“妈祖”。并列人国家祀典。 在妈祖左侧供“天花娘娘”,又称“痘疹娘娘”。是民间信仰中司痘疹的女神,流行于全国各地。痘神之说见于明代,初无女神。《封神演义》第九十九回称姜子牙封神时,封余化龙为痘神,同时封其原配金氏为卫房圣母元君即痘神娘娘。清人十分害怕痘疫,宫廷中多建痘疹娘娘庙坛。民间都相信《封神演义》的说法,认为痘疹娘娘是痘神余化龙之妻金氏。 |
上一篇:大桥寺庙揽胜-三圣庵(江都大桥)
下一篇:大桥寺庙揽胜-五圣庙(江都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