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都历史网!

为国捐躯的江都巾帼英雄

时间:2023-04-08 17:05:42编辑:江都历史网

江都有多少革命烈士?经省民政厅批准的革命烈士、有姓名可查的共有1180多名。革命烈士中有多少是巾帼英雄呢?答案是6名,她们牺牲时最大的57岁,最小的18岁,有5人是江都人,1人是外地人。

谢慈(1888—1944),大桥镇人,1939年任大桥妇女抗日联合会会长,同年加入共产党,1940年8月,跟随新四军东进抗日,在炮火纷飞的战场上,她不畏艰苦,率领群众支援前线,1941年当选为苏中参政会参议员,后在苏中总抗服务团民运队工作。她虽然没有文化,但经过党的教育和革命工作的磨炼,成为一名出色的宣传员。她既善于深入群众,上门宣传,又能在大庭广众中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说。在苏中参政会上,她将珍藏多年的金银首饰献出来作为革命活动经费,与会人员无不为她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

1942年谢慈调回江都,任县参政会常委、县妇抗会主任。1944年7月,为粉碎日伪军“扫荡”,她动员群众转移公粮,日夜工作,备尝艰辛,经过三周乡大霍庄坝头时,不幸折断腿骨,又感染了破伤风,医治无效,与世长辞。江都县第二届参政会授予她“革命的妈妈”光荣称号。

朱永钰(1922—1943),太仓县浏河镇人,毕业于上海正行女子中学,后在江南师范读了一年书,因家庭困难弃学工作,在申新九厂职工子弟学校当教师,参加了沪西铁工厂劳工友谊社,白天在校教书,晚上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41年春,她光荣加入共产党。

1941年下半年,上海形势紧张,为了保存革命力量,上海地下党组织将朱永钰撤离上海,送到苏北抗日根据地。到达苏北后,被分配到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供给部军工科兵工厂,担任化学组长,负责手榴弹、地雷等武器弹药研究制造工作。朱永钰团结全组人员克服困难,反复实践,先后试制了手榴弹、地雷等武器弹药,并成批生产,有力支援了前线。

1943年春,兵工厂接受了试制一批地雷新任务,朱永钰与技工张振余(又名史定贵)主动承担试制任务。一天下午,朱永钰在小船里筛炸药,张振余在船头用铁棍戳炸药,将它一点一点装到地雷里,一不小心,铁棍摩擦冒火星,立即引起炸药爆炸,顷刻间大火在小船上燃烧,朱永钰奋不顾身从小船舱里伸出手将大船用力推开,这时大船上战友趁势将船撑开,避免了一场更大事故发生,朱永钰和张振余却倒在熊熊烈火中。朱永钰牺牲时只有21岁。

陈立峦(1937—1991),仙女镇陈家庄人。江都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1985年加入共产党。她以出色的成绩赢得大家对她的尊重和爱戴,先后6次受到乡政府表彰,4次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她领导的南吴小学连续两年被评为砖桥乡教育先进集体。

1991年9月21日,南吴小学学生家长徐某某因其子非正常死亡,一直不服法院判决,为报复他人而迁怒于南吴小学。这天第一节课下,教师们向办公室走来,徐某某突然出现,他抽出铁板刀,向朱老师头上砍去,朱当即倒地。正在办公室的校长陈立峦见了,冲出办公室,对凶犯大吼:“不准杀人!”随即冲到凶犯面前,掩护住倒在地下的朱老师,凶犯又举刀向陈校长砍来,她强忍头部疼痛,紧紧抓住凶犯砍刀,用尽全身力气将凶犯揪到距受伤的朱老师七八米远的菜田里,大喊:“不要管我!快叫人!”陈立峦因伤势过重而倒地,凶犯丧心病狂地对她头部猛砍数刀,致使陈立峦当场牺牲。1993年2月,省政府批准陈立峦为革命烈士。

另外还有3名为国捐躯的巾帼英雄,她们是:许志娴(1926—1946),宜陵镇人,1944年参加革命,在江都独立团任宣传干事,1946年在郭村因战牺牲。刘岭梅(1954—1972),邵伯镇人,1971年1月参军,同年6月加入共青团,担任海军某部卫生员,1972年病故在岗位上,当年被追认为烈士。耿江声(1954—1971),邵伯昭关人,1971年2月参军,任陆军某部战士,同年8月在武汉因公牺牲。